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科普】你了解什么是“心流”吗?

发布时间:2023-01-05 14:51:33    点击数:

什么是?

“心流”

1672901544575551.png 

想一想,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1.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被外界所干扰。

2.时间好像不知不觉过去了,但自己却沉浸其中,丝毫不觉疲惫。

3.完成某件事情之后很有成就感,并且有很强的意愿继续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情上。

如果你在生活中时常有这样的感觉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体验到了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心流

什么是心流

1672901586633009.jpg 

不论生活中遭遇什么,心态上的平稳与健康至关重要,而心流体验正是我们遇到挑战时的一剂良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良好心境的同时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在1975 年首次提出心流 (flow) 的概念,并系统地建构了心流理论。该理论指出,心流是个体对某一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的一种情绪体验或状态

这种心流状态意味着最佳的表现、产出和幸福感。幸福,并非只是感觉心情好。心流带来的充实感,既是人类的纯粹的喜悦,也能带来更深的满足感和快乐的幸福体验。心流状态意味着高效益、满足、满意、积极的反馈。

研究表明,心流作为一种复杂、多面的概念,由 9 个特征组成:

1.明确的活动目标

2.清晰的即刻反馈

3.个体感觉技能水平与活动挑战性相匹配

4.注意力高度集中

5.行动意识融合

6.控制感较强

7.丧失自我意识

8.时间体验失真

9.体验活动本身为个体的内部动机

其中前 3 个特征为心流的引发条件,其余 6 个特征为心流的成分。只要满足引发条件,几乎在大多数活动中均能引发心流!

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要想进入心流状态,我们往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情绪稳定是前提

想要进入心流状态,稳定的情绪是前提。当我们心中的杂念或顾虑太多,很难勉强自己认真聚焦眼前的事。因此,当发现情绪不稳定或思绪较多时,先给自己一些时间调整心态,待情绪稳定、思维清晰再开始做事,更容易进入到期望的状态中。

2.找到一件感兴趣的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进入心流状态的重要法宝,如果对所做的事情没有兴趣,想要以此进入心流状态是很难的。因此,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培养一项爱好,比如画画、做手工、编程、演奏乐器、阅读感兴趣的书或文献等,当带着满腔热爱去做一件事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3.明确目标和各阶段任务

不论做什么事,当目标不够清晰明确时,容易动力不足,精力无法集中,并较易产生无聊、空虚、焦虑的负面情绪。目标明确后,则需要把目标细化拆解成阶段性任务并逐项完成。通过目标分解,能够使自己清晰任务状态和完成情况,并获得及时反馈,特别是当任务被迫中断时,也能够快速恢复状态。

4.确保能力和目标相匹配

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可能会造成注意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下降,进而难以形成心流体验。但若是任务太难,在做超出自己能力水平的事情时,可能会感受到压力和无助,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我们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或进一步拆分任务目标。

5.及时给予自己积极反馈

经常回顾任务进度,并对所做的努力给予肯定。及时积极的反馈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助推器,已经完成的点滴往往会增强我们对事情的掌控感,带来信心,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同时,及时的反馈也能够使我们明确自己在做什么,做的如何,意义是什么,从而在了解成就和提升方向时,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获得更多进入心流状态的机会和忘我的体验。

 

有人说,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

眼睛可以到达;

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

心灵可以到达。

希望大家能在保持健康快乐的同时收获自由的心灵!


机构首页 |教务处 |学生处 |总务处 |评估办公室 |安全处 |科研处 |图书馆 |人力资源处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校办电话:0371-64966607 传真:0371-64966607
通讯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桃贾路331号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豫ICP备13001367号-1